返回第三十八章 即位后的风波(1 / 2)  三国之统御诸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在德阳殿上宣布更换新帝之后的半个时辰,洛阳城中大大小小的各个街道都贴满了告示,告知整个洛阳城中的百姓和小官员九五之位已经易主,并且派人将这个消息发往天下。

    公元一八九年十月,刘辩被降格为弘农王,但是又偏偏不准离开洛阳,被软禁在南宫的偏殿中。

    原陈留王刘协则升格为皇帝,改年号为永汉,当年则为永汉元年。

    不仅如此,董卓还罢免了司空刘弘,上请天子改封自己为司空,位列大汉三公之一。

    皇榜贴出对城中的百姓们没有任何影响,天子距离他们实在太遥远了,就算是那些小官员,都不是特别关心这件事情,他们同样也够不着天子。

    这件事情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只是增加了茶余饭后的谈资,酒桌上又多了一个可以谈笑的话题。

    但是对于小部分人来说,这件事情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无异于轩然大波,引发了洛阳城上层官场的巨大震动。

    在短短的一个下午,就有数十名官员或者士子阻拦董卓的车驾,冲撞南北二宫的禁卫,围拢在董卓的府门前,甚至是聚众冲击西凉军大营。

    这些人毫无疑问,无一例外都被董卓斩杀当场,丝毫没有迟疑,董卓的初步目的已经达到,他现在要的就是巩固自己的地位,以绝对强势的手段,断绝刘协被赶下台的可能。

    因此董卓杀起这些人来是绝不手软,在三天时间内,屠杀了上百人,直到整个洛阳城中再也没有反对他的声音,再也没有人因为废立之事跑出来说要杀他为止。

    在这段时间内,不少人都希望城中仅有的除董卓外的几股势力能够出手或者发声。

    但很诡异的是本该作为董卓最大对手的吕布,出奇地沉默了,整个并州军上上下下也没有一点动静,仿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而袁绍和袁术两兄弟都小幅度的调动了兵马,似乎想要有所动作,但是在董卓调集一万兵马,集结于步广里与永和里,虎视上东门和中东门的时候,二袁也沉默了。

    至于曹操,则老老实实的率领着自己的两千兵马,在董卓划定的区域内驻扎,按兵不动。

    这几大势力的丝毫无作为,使得寄希望于他们的少数臣子大失所望,这其中尤其是吕布更加被人质疑谩骂。

    而吕布却丝毫不管这些,这些质疑谩骂自己的人,最后还能够有多少人活着离开洛阳还是个极大地问题,反正只要自己掌握了实惠便可以了。

    此时的并州军营地中,一名身着宦官服饰的人站在吕布面前,满面笑容地对吕布说道:“吕将军,小人是专门替董司空给您送东西来了!”

    吕布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宦官从怀中取出一份黄绢,恭敬地递给吕布,说道:“董司空曾经言明,这是许诺给将军的东西,乃是当今天子的亲笔诏书,上有天子印玺,具有天底下最大的权威!”

    吕布细细阅读了一下诏书,上面写明了吕布的新职位,并州长史兼任并州司马,代并州刺史职,在新任刺史出现之前,总领并州上下一应大小军政事务,可自由任命千石以下非主官。

    在诏书的最后面是一个大大的印章,乃是汉天子的皇帝行玺。

    (传国玉玺传国象征,不盖日常事务,皇帝日常事务有六玺,皇帝行玺专盖封命。)

    吕布检查了诏书的真实性,满意地说道:“董司空还有什么东西要交给吕某嘛?”

    “有的,有的,这些都是配合着这份诏书该有的印信,还请将军收下。”宦官边说边从怀里拿出两枚印信,一个是并州长史印,一个是并州司马印。

    吕布点了点头,接过两枚印信,说道:“如此甚好,那就替吾多谢司空了!”

    宦官摇了摇头,赶忙从怀里再拿出了一份诏书和一枚印信,说道:“将军稍等,这里还有一件东西,司空特别嘱咐过,留给将军日后之用!”

    吕布疑惑地接过印信和诏书,这赫然又是一份官职任命书,不过是任命吕布为并州刺史的诏书,印信也是并州刺史印。

    宦官讨好地说道:“吕将军,司空吩咐了,这些印信都是新铸的,取代之前的旧印信,提前给将军,将军觉得日后何时能够正式成为并州刺史,就拿出这份诏书。”

    吕布将两件东西收了起来,问道:“董司空缘何如此大方,居然将刺史的任命诏书都为吕某准备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