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章 墨与“纸”(1 / 2)  原始小农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回到部落的时候已是下午三点多了,秋冬时节的天黑得很快。

    二十多篮的松果堆在大树下,部落里的小孩儿都围了过来,个个眼睛发亮地看着那些松果。

    集体采集回来的松果属于集体所有,所以没有人将它们私自拿回家。

    老祖母看到满满的松果后顿时喜笑颜开,可当看到有一个藤篮里面竟全是些树皮和树枝时,她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

    “太,这是阿昊采集的。”女族长连忙上前,指着陈昊的藤篮给老祖母汇报。

    老祖母随即看向陈昊。

    陈昊不慌不忙地走向前,拿起一块桦树皮递给老祖母看。

    这块桦树皮的内侧十分光滑和结实,老祖母这一看,也连忙捡起一块桦树皮仔细地研究起来。

    老祖母不愧是部落里最有智慧的人,只见她抚摸着这些桦树皮,她的嘴角慢慢浮现起笑容。

    光滑、结实、大块是这些桦树皮的特点,这样的材质可以用来造很多种工具!

    陈昊看到老祖母的笑容,也跟着笑了起来,在部落里,只有老祖母跟他有共同语言。

    “太,我打算用这种树枝造一种墨,在这种树皮上写字。”陈昊又拿起一根松树枝说道。

    “写字?怎么写?”

    老祖母很兴奋,她学会了写数字,甚至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这是陈昊之前教她的,老祖母不用去采集,所以她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练字,她平时都是在地上写字的。

    在地上写字很不方便,也不能保存,老祖母记东西的时候还继续使用结绳记事。

    学习文字少不了书写工具,多写多练,人才会记得,书写工具的制约,严重限制了部落的知识传播。

    如果可以把书写工具造出来,毫无疑问,知识的传播速度就能更快捷。

    陈昊跟老祖母说了一遍制墨的方法,不过老祖母根本听不懂。

    看来还是高估她了,好在老祖母派了大口和风里希过来帮忙,而且还说明天他们三人也不用去采松果。

    采集回来的松果放在老树前晾晒,各户人开始忙碌煮食。

    现在有两个人帮忙,陈昊可以制墨了。

    但在制墨之前,他得先处理桦树皮。

    新鲜剥下来的桦树皮的里面还有很多甜涩的汁液,所以要煮制作一遍,然后再晾干,方能增加耐用程度和使桦树皮变软。

    将煮制桦树皮的工作交给风里希去做,陈昊和大口就去制墨。

    他们将这捆松树枝搬到部落外面,同时,陈昊还带了一个陶锅过来。

    两人用石锛挖了一个三十多厘米深的洞,然后又用石块将这个洞围着垒起来,建一个半球状的炉子,用泥巴封住表面,在顶部留下一个洞。

    接下来,陈昊又用干草将这个半地穴式炉烧一遍,将泥巴烧硬。

    陶锅反扣在炉的上面,用泥巴封住边缘。

    “烧!”

    “对,就是这样,将松树枝放入炉底烧。”

    陈昊和大口两人将松树枝点燃,塞到地穴的炉底。

    慢慢地烧起来,只见这炉的表面开始放出一丝丝的黑烟,陈昊果断用泥巴继续封住,将这泥炉封结实。

    一直烧,烧的时候,陈昊还让大口对着炉底吹气,松树枝里面含有松脂,松脂易燃,烧得啪啪响,同时,树枝在燃烧的时候还发出一阵阵乌黑的油烟。

    就这样将松树枝到塞到泥炉底部烧,也因为塞得太多了,这松树枝燃烧得不够充分,冒出的黑烟也是十分浓密,这正合陈昊的心意。

    只见他跟大口慢慢地用泥巴将底部的那个添柴口封闭起来,哪里有黑烟冒出就塞哪里,让松树枝在里面缺氧燃烧,产生大量的黑烟。

    做完这些后,陈昊和大口就离开这里,回到部落后,他就跟部落人说,不要去弄那个土炉。

    而此时,部落人也从外面带回今日的渔获,虽然是到了秋冬,但这个时节,地笼捕到的鱼特别多,今日部落的男人带回了几十斤鱼,部落每个人都十分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