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 孙承宗 1(1 / 2)  大明重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就在抓补行动开始之时,孙承宗也在太监的引领下来到了南书房。孙承宗预行大礼参拜,朱由检赶忙上前阻止了并扶起他道:“孙老师,数年不见了,您可还安好,此次为了铲除逆党却是让您受累了。”

    孙承宗抱拳回道:“托皇上洪福,一切都还好,不过此次调兵,却是有些······”话到嘴边孙承宗犹豫了,毕竟眼前这位少年天子虽然口中叫着自己老师,可又不是真的学生,毕竟都好几年没见过了,也不知道皇帝现在的秉性如何,所以他多多少少有些顾忌。

    而且看着眼前的青葱少年,在想想当时还在为先帝授课时初见他时的样子,孙承宗不得不感慨时间过的真快,自己也年逾古稀。

    朱由检见孙承宗犹犹豫豫的,他哪里还不明白,赶紧先认错解释道:“孙老师,朕知道这次冒失了,不过朕也不得不兵行显招,毕竟魏忠贤不过掌权数年,但我大明多少栋梁遇害,杨涟、左光斗等等,连老师当时也差点遇害。如果再放任他们胡作非为,还不知会发生何等惨事,所以朕才会让王承恩邀您出山助朕,将其一网打尽。”

    孙承宗听了朱由检的解释,也认同的点点头,在想起已经遇害的同仁,一时之间也是泪眼婆娑。

    朱由检连忙安慰道:“孙老师,您别伤心了,既然现在逆党已经瓦解,首要的事就是为牺牲的仁人志士平冤昭雪,他们有大功于国,当配享入祭太庙,而且他们的牺牲也不会白费,朕要重造我大明盛世,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孙承宗听罢身躯一震,撩起衣袍下摆,面色潮红有些哽咽的跪地拜道:“老臣代他们,谢主隆恩。”

    你道孙承宗为何如此激动,却是因为配享入祭太庙这几个字,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由于太庙是皇帝一家直系专门的祭祀场所,所以一般只有皇帝的先辈可享此殊荣。一般的皇亲还不行,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还有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经皇帝允许也可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

    在明代位列内阁者常有,配享太庙者却不常有。值得一提的是,配享太庙,仅仅只是殊荣,除了荣誉,并不能给配享之人的后代带来切实的利益,它并非是可以世袭罔替的爵位,仅仅限于配享之人而已。

    所以对于朱由检来说是惠而不费的事情,对于牺牲的人来说,也是最高的礼赞和褒奖。但此事传扬出去就可大收士人之心。

    朱由检见孙承宗下跪,赶紧侧身让开,也跪下身来对他拜首道:“怎敢当老师如此大礼,须知人死不能复生,这世间有什么是比生命更贵重的吗?没有。所以这也是由检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了。”

    朱由检这一招却是向他前世的偶像,永远的华仔学的。须知平常人有华仔十分之一的勤奋和为人那一生都将受用不尽。

    这不朱由检现学了一招,就让孙承宗这历经三朝,活了六十四年的老人,都兴奋不已连声高呼道:“好,好,好,真是天佑我大明啊,有皇上在我大明中兴可待啊。”此时的朱由检在他眼中简直就是英主模板,谦虚,知礼,重贤,尚仁,他怎能不老怀大慰呢。

    当然这一切也都是朱由检计划好的,毕竟之前他老和魏忠贤混在一起,也需要洗涮一下名声。当有贤名有大义在手时,在朝堂上他就更加进退自如了。

    朱由检这时笑道:“孙老师,咱们都起来吧,老这么跪着也不是事儿,小春子,弄点酒菜过来,朕要和孙老师秉烛夜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