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嗔怒(1 / 2)  红楼之庶子贾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西街义学,贾代儒书房。

    代儒老太爷的书房,相较学堂的陈设还要朴素的多。一张用了多年的书桌早已不复当年的色泽光亮,探手拂过散发着红木清香的岸面,柔滑的触感可知主人同这张书桌相伴了长久的一段岁月。书桌上还有一个随意插着几卷字画的笔筒,同样是斑驳陈旧。

    靠窗有榻,是主人平日休息的地方。榻边有书架,书房主人醒时倚窗读书,倦时与书同眠。

    陈旧书桌与斑驳笔筒浑然一体,同呼同吸诉说着外面世界变化的太快,但这里多年如故,这里的人也多年如故。

    书房里的一桌一椅都透露着朴素二字,唯独壁上挂着的一幅书画不同凡响。贾代儒平日里最为宝贝小心,就连其孙贾瑞都从来不敢触碰。

    这幅《孔圣像》出自唐代画圣吴道子之手,早年由代善老国公赠与代儒。

    代儒同代善是同宗兄弟,儿时玩伴,手足情深。代善边疆抗倭回京那年,有士子领国子监学生奉《孔圣像》以表荣国公为国戍边之辛苦。代善便将这幅《孔圣像》赠予代儒。

    后有代善撒手人寰,代儒睹物思情,每每见了这幅字画,都颇为凄忧,心里默念感怀代善。

    贾代儒添贾环同坐于卧榻,一一咨问贾环经义诗文,贾环则恭声答来。贾瑞低头无声退出书房,心里颇有几分吃味。贾环来之前,贾代儒的卧榻何曾有人能安坐的住。太爷待这贾环不可谓不好,何曾见过太爷这般温言细语的教诲学生。贾环来后,贾瑞愈发觉得自己不像是太爷的孙子,倒是贾环才是亲生的孙儿。就连那副贵重非凡的《孔圣像》,太爷也舍得给贾环取下来看。

    只是贾瑞一想到坐在太爷对面的贾环,心里又不由打了个寒颤,庆幸坐在那儿的是贾环而非自己。

    太爷对贾环的学业愈发的严苛,太爷考教的内容之深、范围之广,他自觉是答不上来。两人对答的细则让他屡屡有恍然大悟之感。

    对贾环,他并没有什么不满,其实还有颇有几分敬佩。

    ...

    贾代儒平日除却教授一些礼法、或是多上几句仁德相关的字句,大多是由着族里那些孝子贤孙玩闹。他无心管教这些膏粱子弟。

    直到见着了贾环,每次见贾环,他总能看见几分贾代善幼时的模样。代儒幼时便人如其名,喜爱看书。族里子弟多是喜爱好勇斗狠之流,自然不甚待见贾代儒,独独贾代善带着小代儒读书顽耍,多有关照,一直到了长大,依旧好的像亲兄弟。

    ....

    贾代儒凝目看着对坐的这个小小蒙童,心中除却浓浓的喜爱,更多的是惊异。从自己开始给贾环开小灶以来,几月时光,他如同一口望不见底的深井,将自己所授吸收的干干净净。时而提出的问题,连他也要苦思冥想良久,犹豫不定难以给出答复,唯恐误人子弟。

    人言贾代儒学问中平,中平即平平无奇。代儒常常自怜时运不济,下场数次,屡试不中。近日教授贾环,屡有力不从心之感,自恐耽搁了贾环。是以与至交老友书信多封,商谈贾环进学之事。书信未果,相约明日于方记酒楼会晤。

    贾环见夫子良久无声,面含忧色,并未出声提醒。只是坐正身子,微微低头,静心守神。

    贾代儒回过神来,微微咳嗽两声道:“贾环,你这些日来,学业颇有进益。这样,明日你随我去方记酒楼见见我的一些老友,叫他们考教你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