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99 帝国大基建(2 / 2)  横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除此以外,铁路是一段段修建。

    中间某段修好之后,已经能产生利润,那些利润都将会反哺国库,所以说,投入进去两千万两,到时候光是税收能收回很多。

    而那两千万两带来的拉动效应,将会十分巨大。

    大基建的带头作用,方书安经历过的时代体现的更加明显。

    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美利坚的大基建运动,不但让他们成功躲过两次经济危机,更是让他们站在世界之巅。

    一直到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世界一极,都有大基建的影响在其中。

    至于华夏,那就更不用说了。

    二十世纪末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大基建,直接让华夏弯道超车,用二十年的时间,将身前众多国家抛在身后,成功超越美利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

    当然,要比国民产值,或许还差上一点。

    数个例子都证明,大基建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带动,是腾飞似的发展。

    方书安当然知道,正在酝酿着科技革命的联合王国,现在有怎样的爆发力。

    当他们完成蒸汽革命之后,成为世界工厂,聚敛全天下的财富。

    有方书安在,他当然不会让联合王国有这样的机会,要不然也不会留着尼德兰的舰队不进攻。

    就是要让他们有精力去牵制联合王国。

    等到大明的远洋舰队能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时候,什么尼德兰王国,联合王国,都将匍匐在大明脚下。

    “若是分作十年,事情自然可以干,不过我们需要重新进行计算,看看债券和贷款的比例要怎样发行。”

    李汝华对于贷款的事情,很是上心。

    因为交通银行和海发银行成立之后,存钱有利息的事情,让很多底层人动心了。

    他们和有钱人的做法不同,国债和其他债券,听上去很美。

    但是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还是有些过于超前。

    很多人觉得,将自己的钱拿去给别人建东西,会是有来无回的局面。

    有了银行存款这样的事情,小富之家大多选择将钱存在银行,吃着利息。

    存款有了,贷款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银行不是慈善机构,他们拿到钱,自然是要产生利润,如果都在库里,谁来替他们付出去利息?

    而贷款的问题,比存款还难。

    存款只需要收到人家的钱财,并且作好记录,等着来提取就行。

    贷款的话,起码涉及到抵押物,还有估值等问题。

    这些对于大明来说,都是新兴的东西。

    尤其是涉及到储户的资金,所以两家银行放出去借款的时候,都是谨慎的很。

    他们现在的借款对象,要么就是地方官府,要么就是有户部背景的商号,要么就是有实体抵押物的工厂等等。

    其他中小商户,想要获得贷款,难度很大,又因为手续繁琐,所以很多人最后选择放弃。

    最后的结果就是,银行按照现在的信贷比,等到年代结算的时候,会是亏钱的状态。

    这谁能受得了?

    本来是个赚钱的买卖,现在愣是亏钱,可是让两家银行最大股东,户部发愁。

    现在正好,反正银行的借款目标是有国家背书的地方,他们去放款给几大工程,再好不过。

    那样看来,朝廷的投资,很有可能是白嫖的结果。

    最后花出去的钱,又能靠着各种情况回来,但是整个大明的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增强。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以前觉得是胡说八道的事情,现在看来,已经成真。

    朱由校看着他们讨论来讨论去,很想去参与一件事情啊。

    不管是修葺黄河,还是修建西北或者东南铁路,都将士十分有趣的事情,至于说修建大船,那更棒了。

    以前他只有在自己的院子里修建模型,现在能去现场查看,如何修建大船,想想都很美妙。

    讨论完可行性之后,内阁很快散了,各自去准备需要提供的东西。

    方从哲最后一个离开紫光阁,他回头看看,太子已经去了,外边,还有孙子和孙传庭候着他。

    “书安,你说奇怪么,自从大明钱库不是跑老鼠以后,整个内阁都变得十分和谐。以前在朝堂上争辩的面红耳赤的事情,现在几乎没有发生过。”

    方从哲能察觉到问题所在,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原因是什么。

    “爷爷,那也正常啊,以前咱们都是没钱闹得。一个铜子要掰成几个花,大家都想花在自己那里,自然就需要争吵了。现在不同,大明国库就能有一千万两余银,不管是开展什么事情,大家都不缺经费。即便是眼馋别人的功绩,不要紧,自己去写一个奏章递上去,只要是有利的事情,内阁从来就不卡,这样的情况下,我也想不到他们要争吵的理由。”

    “原来是这样?”方从哲没有意识到,好像还真是这样,因为内阁会议上,已经很少直接否定大臣们的提议。

    因为那些建议都很好,以前是没条件执行,现在谁的都不否定,自然能和和气气。

    “若是朝廷能一直下去,那将多么美好。”方从哲看着天空,喃喃说道。

    方书安摇摇头:“爷爷,不会的,发展到某一天,不管是谁都将成为庞然大物,那个时候,谁都希望得到权力,做出决策,那时候,才是危险的时刻。”

    现在是大发展阶段,所有地方都有短板,只要去做就能做出成绩。人们也没有心思去争斗,当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源受限的时候,才是争吵开始的时候。

    方从哲说完,看看太阳,正是辉煌的时候。

    谁能想到,大明在数十年之后,又会迎来一波腾飞呢?

    这样的机会,真的要抓住!

    随着栓动步枪产能不断提高,西北明军终于也开始大规模列装,甚至于一些军队,几乎都换成了栓动枪,他们手里除了枪,就只有配套的刺刀,其他的兵刃没有。

    这样的军队,开始在西北不断试练,因为之后这里会偶尔爆发小规模战争。

    在明军将厄鲁特击散之后,这里成为一片等待恢复的地区。

    大明北庭都护府的荣光终于能实现,不过还有些星散的厄鲁特人,还有一些其它部族,会时不时来骚扰。

    而两千栓动步枪军队在这里的一场遭遇战,算是后装步枪时代的到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