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菩提树下僧弈棋(求推荐,求收藏)(1 / 2)  大主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公元901年(唐光化四年)春,万物复苏。

    少室山,五乳峰下,坐落着禅宗祖庭少林寺。

    少林寺东面为高僧大德所居院落,其间有座独栋小院,分外古朴清雅,门楣有“慈云松溪”四字。

    小院中菩提树下,有二僧在弈棋,一胖一老。

    胖僧左旁站了位灰衣少年,老僧右旁站了位白衣小僧。

    少年与小僧,年纪相当,俊秀脱俗,神韵内敛。

    两少年皆默默看棋。

    胖和尚真的很胖,圆头大耳,袒胸鼓腹,像极了大雄宝殿中供奉的弥勒佛祖。

    他法号慈广,不过人们更愿意叫他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左手轻轻捻动杏色佛珠,看向对面灰衣老僧,笑呵呵道:“师兄啊,两年不见,你的棋艺毫无寸进呐。”

    灰衣老僧是少林寺方丈,法号慈云。

    慈云大师抿了口香茗,慈眉善目地笑道:“方圆之道与佛法武学之道相通,吾之天分不及师弟多矣!”

    “呵呵呵……师兄心里还是很有数嘛,就将《金刚般若拳》传给布衣吧。”布袋和尚乐呵呵道。

    布袋和尚刚说完,目光平和的布衣少年,便从青泥小火炉上,拿起小铜壶给慈云大师的茶杯里添了些热水。然后,给布袋和尚的茶杯里也添了些热水。

    少年叫杨布衣,少室山下落霞村,一户杨姓农家子弟。

    布袋和尚喜欢拿着破布袋子般的百纳袋云游四方,杨布衣上次见这个甩手掌柜般的师傅已是两年前了。

    白衣小僧叫无花,慈云方丈的关门弟子,他和杨布衣一起读书一起长大,感情不错。

    无花看了眼杨布衣,嘴角微动。

    慈云大师忽然道:“无花,同你师叔切磋一二。”

    布袋和尚微怔,随即乐呵呵道:“还是他们两个小辈下吧。”

    二人朝二僧躬身行礼后,各替师位,开始弈棋。

    二人年纪不大,却有名师教导,加之天资聪颖。所以,无论琴棋书画,还是医桑兵法均有涉猎。

    两僧看两徒对弈十三手后,皆微微点头。又看双方对弈三手后,两僧转身朝内堂走去。

    在堂内茶案边坐好后,慈云看了看满眼期盼的师弟,笑道:“师弟应知达摩老祖所留绝技,非入门弟子不可传的铁律。况且,你已传他护体神功,足够自保了。”

    “呵呵呵……师兄何必拘泥于教条?布衣是贫僧从战乱废墟中捡来,他从襁褓婴儿长成如今大好少年。十二年来,师兄对他的教导关爱尤胜贫僧,他之品性资质如何,你当清楚。”

    “若剃度,拳法可传。”

    “当今天下,唐室势微,群魔四起,许多地方饿殍满地,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师兄学究天人,应该看出布衣乃紫微坐命之相,若然剃度,反而不美。再者,潜居落霞村的那个老夫子,对我佛门误会颇深,若布衣剃度,他会找你拼命的……”布袋和尚笑道。

    “若非那老夫子知道少林绝学,必须以精深佛理为基,否则极易走火入魔,身死道消。他早就找老衲拼命了。而且,那老夫子也不是省油的灯,七年前已将《浩然九经》传给了布衣。”

    “哈哈哈……释儒兼修,不错不错,待会儿下山,贫僧带壶好酒去看看那个老家伙。”

    慈云大师已经习惯了布袋和尚的放浪形骸,苦笑了一下,双手合十诵了声“阿弥陀佛”。

    “小无花天生佛骨,资质奇绝,毕竟独木难支,若有布衣帮衬,将来压力也会小些……”布袋和尚转了转眼珠,笑道。

    他见慈云大师面容平静,继续笑呵呵道:“西边金刚宗和桑昭寺各得一灵童,一个身具菩萨像,一个天生慧眼;还有与净念禅宗交好的慈航静斋,虽说自师妃暄与端木菱后再无出彩弟子。可在五年前,傅红衣却带回去一个小女孩,周身灵秀,剑心通明;还有龙虎山那边,徐青羊那个牛鼻子,不知道从哪个山旮旯找到一个天生剑体的牧童,据说已被定为道子;还有丐帮的庄义方三年前新收了弟子,已将《降龙十八掌》炼到第五掌,前途不可限量……”

    布袋和尚微微顿了一下,看了看慈云大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