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县衙(1 / 2)  明末第一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县衙中的惊呼声此起彼伏,大家慢慢明白了过来,狗官也在害怕,害怕大伙进攻他的县衙。

    “杀狗官!”

    “杀狗官!”

    “杀狗官!”

    震耳欲聋的声音将县衙完全包围,里面没有人再敢上梯子来察看外面的情况,县衙里最大胆的家丁被李自成一箭穿脑,已经死的透了。

    “二爹……”

    随着声音,一队人马跑了过来,为首的一位青年拼命挥动着手中的大刀,生怕李自成看不见自己。

    看着这位浑身充满力量的后生,李自成笑了,迈开大步走了过来,狠狠地拍向他的肩膀。

    “补之,你终于来了,等你很久了!”

    “二爹,俺来的正是时侯,请你下令!”

    这名青年是自己的侄儿,名叫李过,字补之,会的一手好刀法,寻常一群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挣出来一个响亮的绰号——一只虎。

    “二哥……”

    又有两位青年挤了上来,手中皆是红缨长枪,神情同样是激动不已。

    这两人是李家叔伯兄弟,排行十二的李鸿恩和十三的李鸿杉,也是一对使枪的好手。

    李自成心中大定,带着他们边走边说。

    “十二、十三你们来的正好,吾有一计……”

    ……

    明朝的县衙是有明确规制的,一个县衙占地足有几十亩,以大堂为中心,前后各有三进,左右也是三进。

    内宅、银库、粮库、县丞衙、主薄衙、巡捕衙、书吏房、监狱、膳堂、杂役房、迎宾馆等等一应俱全,大小房舍足有一百多间。

    知县、县丞、主薄、典史除外,所有在县衙任职的官、吏、役都必须在县衙中居住!

    县衙里由朝廷支付俸禄的,总共就这十来个人,师爷、衙役、捕快、狱卒什么的,那都是没有编制的,朝廷根本就不支付俸禄,这些人都是知县自己请的。

    米脂县令晏子宾非常有钱,所以县衙内的人数不少,光家丁和差役就有五十来人。

    加上内眷和其它属下的家人,县衙内共计有二百五六十人。

    “老世翁勿忧。”后院大堂中,师爷看着心神不宁的晏子宾,轻声说道:“不过是些暴民,乱哄哄的依靠人多乱抢一回,等到天明自会散去,只要咱们守在这里,便没有任何的危险。”

    晏子宾是天启年间的进士,因为投靠了东林党,很快便补了一个县令的实缺,来到了米脂县。

    这里虽然穷了一些,但晏子宾是有手段之人,依靠着这里的世家大族和举人痒生们支持,不过几年也赚了数万两雪花纹银。

    听了师爷的话,他略为有些心安,一脸的肥肉也不再抖动,想到自己衙内有几十位武功不错的家丁,又有着地利之便,特别是现在已经到了下半夜,要不了多久天就会亮了。

    延绥巡抚岳大人的兵马应该很快就会前来平乱,自己每年对他的孝敬可真不少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