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一章 无题(2 / 2)  我真是大昏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疆域万里,子民亿兆,这是能够纵横四海、扩张横扫的资本;可在大灾害时期,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解决不了百姓的吃饭问题,不用外敌,抡着锄头木棍的老百姓,就能把大明帝国给灭了。

    内外都要处理好,才能使大明帝国前进的脚步没有滞碍。

    皇帝深知这一点,也并没有因为平辽剿叛而放松下来。剧变的时代,大明要赶上这班快车,这也是他不容推卸的责任。

    “好在朕不用亲历亲为,只要出谋画策,指点方向,当好舵手就够了。”乾清宫内,皇帝放下奏疏,往后一靠,微闭眼睛养神歇息。

    管理是门学问,皇帝也在不断摸索学习。他也有自知之明,如果当个军官,充其量也只能管好一百个兵。

    到了朝堂的权力架构体系,皇帝认为他能管好二三十人,就可以了。

    内阁诸相,六部九卿,东厂、镇抚司,还有军队的几个大军头,皇帝算了一下,差不多。

    不管是多么大的组织体系,管理架构都差不多,金字塔形的。

    帝国也是如此,由上而下,一层一层的结构,最上面的是皇帝,最下面的则是成千上万的百姓。

    皇帝再亲民,最多也不过是微服私访,还是偶尔的,不可能管理全天下的百姓。

    所以,老百姓过得好不好,取决于皇帝下面的官员。而民情如何,则取决于监督和民情上达的系统。

    皇帝能了解到详细且准确的信息,任命能干的官吏,就能管好天下和亿兆子民。说到底,还是用人和吏治的问题。

    历史上的崇祯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有能员干将不能好好使用,窃据朝堂的多是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难怪他干得辛苦无比,却一事无成,自挂东南枝。

    而朱由校知道自己行,也知道自己任用的官员行,那就让他们上,用不着自己爆肝脱发。

    只要自己耳聪目明,不被官员蒙蔽,就不会出昏招。而除了都察院、东厂、镇抚司,他还有民爵,还有商会,他们都能够直接上奏。

    除此之外,皇帝还有亲信官员的密奏。算下来,六七个信息渠道的交叉汇总,想要沆瀣一气,几乎是不可能。

    这就叫兼听则明,多么简单的道理,可历史上却并没有多少帝王能做到。原因嘛,就是自以为是,仗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意气用事。

    不仅仅是自以为是,还死倔不认错。什么真龙天子,什么金口玉言,皇帝可并不这么认为。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大明帝国的主宰,不把国家搞好,不让百姓安居乐业,你配当皇帝吗?

    “皇爷。”王体乾从殿处急步入内,笑得眼睛都看不到了,跪倒叩头,“恭喜皇爷,良妃千岁诞下龙子,母子平安。”

    皇帝脸上绽出笑容,说道:“好,甚好。赏赐之物,王伴即刻送去,让良妃好生休养,朕明日再去看她。”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