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这主要是考虑到缅甸的地形地势,重型火炮运输不便,发挥的作用也有限。
有了火箭和重迫,射程上便远远超过缅人,远程轰炸就是吊打;中近距的火力则主要是佛朗机炮,以及燧发枪的攒射。
不要说缅人,现在世界上的所有陆军都算上,在火力方面,都比明军要弱上很多。只要战士们不是软脚虾,正常作战的话,明军没有失败的道理。
王三善参观视察完毕,走出戒备森严的兵工厂,又想起一事,对旁边的官员问道:“调集川滇马匹,还要加快。”
“大人放心。”官员躬身道:“数量只能超额,不会缺少。”
川滇马匹矮小,不善冲锋,但耐力强、能负重,行走复杂道路,或者是山路,最是合适。
火力的强大,依靠的是弹药的供给。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个宗旨,已经被明军越来越重视并接受。
至于粮草等物资,伐缅之战的原则是就地获取,也就是以战养战。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明军的后勤压力。
已是秋高气爽的时节,缅地的粮食要收割了,正好是给明军准备的。
王三善刚回到驻地,便接到了皇帝的密旨。
有些事情是可以明面上讲的,比如兵部的行文;有些却是不宜公开的,便是密奏制度。
王三善取出密码本,把密旨译完看过,捋着胡须思索半晌,开口命人请众将前来议事。
对于伐缅,皇帝本来是打着蚕食的目的,之前还有过只打到阿瓦城下,逼迫缅王签订不平等条约,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但现在,皇帝的决心已变。在密旨中询问王三善,能不能一鼓作气,拿下阿瓦城。至于缅王,皇帝倒并不在意。
阿瓦城作为王城,王室的财富应该很是丰厚,比占城王族的只多不少。
以前,皇帝还担心占地过大,容易消化不良,牵扯并消耗明军的力量。可思路又有所改变,能将占领区缅人有可能的反抗,降到最低。
办法也不复杂,那就是迁民,或者直接叫做人口买卖。
海商总会已经开出价格,壮年的男性战俘二十元,女性十五元,岁数大的或小的,一律十元;再差一些的,打底五元。
这还只是表面的价格,还有运输战俘的花费,海商总会也全部承担。
海商总会的提议,让皇帝茅塞顿开,新的思路,新的办法,便应运而生。
把占领区的缅人卖给海商总会,不仅赚到了钱,还能使占领区有可能的反抗,降到最低。
湄公省的开发也需要人口,但作为官方机构,就不能用这么露骨的手段。至少是不能拿到明面,暗中向湄公省输送人口,还是能做到的。
缅人迁往湄公省或婆罗洲,湄公省的越人等原住民,可以迁到婆罗洲……
很好,非常好。在异地他乡,这些人会好管理。经过几年的教育,应该会说汉话;再经过十几年,新出生的差不多就忘了自己原来的民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