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天赋(1 / 2)  诸星之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宁远跑过河溪,越过断壁,攀上山崖,在云雾中辨别着方向,寻找着最后的关键。

    从进入测试开始,宁远就一直按照系统的要求做着一项项的测试,从普通的跑跳这些运动训练,到包括现实中普通国民禁止的炼枪射杀和狙击,战场指挥和谋划,只能算是小众的各项极限运动,以及各类专业人才才会接触到的各类知识考核,材料分辨,设备组装等等。

    测试中遇到自身不擅长或者没有把握的项目可以随时跳过,自觉差不多时可以放弃测试进入最终环节“天赋引导”,也就是本次天赋测试的目的。

    而现在宁远在不厌其烦的尝试了所有的项目后终于来到了测试的最后一关“奇门知识”。

    “左二乾位跨步,退三左一巽位,跨步。”

    “前一右三离位,跨步。”

    迷雾中宁远五指不断掐算着,眉头时而皱起,时而平复,还算清澈的眼神中不时闪过莫名的光泽。

    整整一个时辰的摸索,试探与破解中宁远拟态化身的衣服已经完全湿透,半长的黑发黏在鬓角,不算帅的脸上一层层细密的盐晶在偶尔不知道哪儿透过的光芒中反射着晶莹的细芒。

    “终于过了。”宁远掐算的五指一顿,满是细汗和盐渍的脸上浮起一抹轻松之色。

    “右五坤位。还好这最后一关正好在所学之内,不然。。。”自语中宁远脚步跨出,站定。

    在宁远站定的一瞬间,四周的云雾莫名地向宁远视线的两边散去,一座高台出现在宁远眼中。

    高台约莫九丈高,有台阶延伸到宁远的前方。除了高台和台阶以外,宁远的视线里就仅剩下虚空。

    测试结束了,眼前的便是“天赋引导台”。

    宁远仔细数了数从台上延伸下的台阶,发现刚好是一丈九阶,九九之数。

    登上高台,十丈方圆的平台中心有一座玉质莲台静静悬浮在离地三尺的半空。这是天赋莲台。所有的天赋都会在莲台的上方通过莲子喷出的光芒和投射的影像显示。

    走到大约九尺方圆三尺高的天赋莲台跟前,宁远看着莲台上露出的十二个莲子孔脸上闪过莫名的神色。

    天赋莲台十二孔,这在诸星所有种族中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十二个莲孔表示一个生灵最多能够呈现出十二种觉醒或者未觉醒的天赋。

    十二这个数字在诸星基本就象征着普通众生天赋的极限。当然某些消失在神话中的神祗和先天族群不算在内。同样作为诸星特异现象的煌生同样不算在内。

    境界线的意外产生的煌生异能并不算在天赋的范围之内,虽然两者可以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就诸星从始神“盘”诞生到第一个后天生灵出现的这段时间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图像的记载以外,从神话时代到现今的末法时代以及接下来的元气复苏的时代,文明和种族虽然消亡了许多次,但是某些知识和历史还算是比较完整的流传了下来。其中就包括天赋的测算。

    “天赋”一词,最早出现在神话时代中后期后天生灵在先天生灵庇护下生存与学习的时期。出自一位名为“羲”的先天神祗之口。

    传说当时负责教化后天生灵的这位神祗在良久的观察与教化的过程中发现后天生灵虽然不像他们先天神祗和族群天生掌握着力量和大道,但后天生灵同样拥有着先天生灵所没有的特质,特别是其中的“人”这类生灵。那便是灵性与创造力。

    “羲”神将这种后天生灵的特质称之为“天赋”。

    没错,最初的“天赋”一词指的是后天生灵的特质,灵性与创造力。

    天赋一词在诞生之初就已经被赋予了生灵所拥有的特质这一层含义。但真正开始作为区分生灵之间个体特质的用词则是在仙神时代。

    仙神时代的“天赋”还有一个称呼,叫做“灵根”。有灵根的生灵才能修炼,才能成仙。只有那些拥有特别强大灵根的生灵才能在“仙”的基础上拥有不逊色于先天神祗的力量。

    天赋的细分也就在这个时代正式开启。

    虽然三次“天元之变”让诸星的文明和生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不可思议的是在文字方面,所有的文明都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给了后进的生灵和文明研究和继承上一个时代的遗产带来了太大的帮助。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要表述的就是从所有已知的记载中,从神话时代到现今的末法时代众生的天赋最多只有十二个,所有的众生没有一个能够超过十二这个上限,包括煌生在内。

    而有记载达到十二天赋这个极限的存在只有两位,一位是仙侠时代的仙帝,一位是仙神时代的妖神。

    神话时代或许也有这样的存在,但那个时候的天赋还没有细化,有些在后世称作天赋的特质在神祗和先天生灵反而什么都不是,所以也就没有留下任何的记载。

    至于当今这个时代,在两百年前诸星所有的生灵都不知道什么是天赋测算。末法时代天地元气稀薄到近乎于没有,也就基本绝了超凡力量产生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天赋也就是“天生神力”,“迅捷如风”,又或者“过目不忘”,“天懒之音”这样的形容词而已。

    直到两百年前“虚界”的出现和“墟主”的觉醒,诸星众生才又一次见识到超凡力量的存在。

    而正因为虚界的出现,天赋测算才算在末法时代有了意义。

    宁远看着眼前的十二莲孔,猜测着自己的天赋。

    等待了一会儿后,玉质莲台上终于喷涌出第一道光芒。

    红色的光芒从莲台左边的莲孔中升起在三丈高的空中扩散成光幕,一条白色的脊椎出现在光幕之中。脊椎笔直如枪。

    这就是宁远测算出的第一个天赋。天赋名称为“枪脊”。

    “适应性肉身天赋吗?”宁远看着红色光幕中的脊椎轻声道。

    “枪脊。也就是说我用枪的话威力有加成?不过不知道是炼枪还是长枪?也没有一个解释。”宁远眉头皱眉自语道。

    就在宁远思索的时候,莲台上出现了第二道光芒。

    这次的光芒是银色,从中心的莲孔喷出,在九丈高的空中扩散成银色的光幕。

    宁远有些吃惊地退后几步,抬头看向光幕中显示的图像。

    “爻?!”宁远疑惑道,光幕中确实是半实半虚组成的符文字形,象征阴阳和变化的“爻”。

    宁远看向天赋名称:“爻衍”。

    “精神类思维天赋吗?爻衍?推衍类的精神能力?”宁远凝眉猜测,“如果是这样倒是和‘夕照’相当匹配的天赋。而且这个高度的话,这个天赋的潜力貌似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

    天赋光芒的颜色和高度象征着天赋的类别和潜力。

    天赋光芒分为红,银,蓝三色。通常来说红光为肉身天赋,银光为精神天赋,蓝光为特异天赋。

    同样,天赋光芒的高度通常为一丈到九丈,代表着天赋的开发潜力。一丈为普通潜力,九丈为极限潜力。

    目前出现的两个天赋宁远都还算满意,特别是“爻衍”天赋。如果真的同他猜测的那样,这个天赋恐怕会成为他最重要也最适合他的天赋。

    天赋这东西是个体生灵的特质和潜力,与生灵的性格性情之类的主观意愿无关。所以天赋的多寡以及天赋的潜力虽然重要,但符合生灵心意的天赋同样重要。

    “不知道我的天赋有几个?”

    就在宁远猜测自己的天赋是否就这两个的时候,第三光芒亮起。

    这一次是红光,也就是肉身天赋,潜力高度是五丈。光幕中出现的图案是一条肌肉臌胀的胳膊。

    最常见却并不太符合宁远心意的天赋:“强力”。

    “强力”也就是所谓的“天生神力”。对于武力型的生灵来说这是一个最常见也最实用的天赋。但是对宁远来说他更希望出现的是另一个相似的天赋“健体”。

    力量这个东西说实话没有一个强健的载体并不是越强越好,超过自身掌控的力量往往会拖垮自身。

    “强力”天赋便是纯粹的力量,这个天赋只有在配合“健体”天赋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在现有的资料中纯粹力量的强力天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牛力,虎力,象力,龙象之力和神力”。前四个阶段都有实例存在,而第五阶段的强力天赋则属于传说和猜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