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北斗亭(上)(2 / 2)  铸剑短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杨杰也举起了酒杯:“辛苦了”。

    这时一通、宋知戒、杨杰三人分别占据马车周边天、地、人三才位,杨杰从手中拿出了一张银色的符,口中念咒,手上掐诀,祭出这银色的天师符,银色的符在空中惶惶的燃烧起来,待符燃烧完毕以后一道银光直射穿云天。

    宋东风忍惊呼道“偷天符”。

    (三)

    江西龙虎山,五峰一百八十二观,天门峰上紫气滚滚,云天之见渐渐开出一条裂缝,裂缝逐渐扩大隐约呈现出了天门的样子,这时在前山的香客们都纷纷停下脚步,“天门开了,神仙下凡了”、“这次不知又是那位道长要羽化了”的声音络绎不绝。

    待大家反应过来时,在这云气铸成的天门两边,出现了另外两股云气,一股虎虎生风幻化为一直朝天咆哮的下山虎、另一只张牙舞爪飞天神龙,在天门两侧成拱门之势。

    龙虎山之首天门峰天师观里,此刻烟雾缭绕,一位须发皆白身披紫金道袍的老者睁开了眼睛,若不是他睁开了眼睛便与他面前的神像并无太多的不同。

    这时四位道士正急匆匆的从外赶进来,“师尊,师尊,大事不好了,有人窃取我们龙虎山的气运啊”说话的正是金枪峰首座赵知命。

    老人缓缓开口道“知命啊,你学道几年了”

    中年的胖道人说道“二十载有余”。

    “还是改不了这急躁的毛病”老道士说道,说话的正是龙虎山天师张乘风。

    “借他一刻钟,一刻钟后我自会收拾他,你们都退下吧”老天师说道。

    这时从天门里飘出一道银光,渐渐的穿过戒律森严天师府直达这座天师观内,观内供奉的正是第一代天师张道陵,飞檐角下的铜铃叮当作响,这时银光已经将天师像笼罩住了,在银光的承托下天师像显得愈加的有仙气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天师显灵了。

    这时老天师抖擞了一下紫金道袍,起身说道“知命,设坛”。

    在门外的赵知命应道“是,师傅”。

    师徒二人便起身去往龙虎山最高峰巨门峰上的法坛,待师徒二人来到法坛时,法坛早已准备得当,二十八星宿已经妥当的安置在了法坛的四周: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天门峰上天门开

    天门之下天师双手叠放在佩剑斩鬼神上,矗立于法坛之上,紫金道袍随风激荡,在身后的天门的映衬之下好一副神仙下凡的气势。

    天师说了一声“知命,叫玉虎来护法”

    不时只听一阵稳健而又有力的步伐,由远及近来到天门道场,这时一位年纪十五岁的小道士登上了天门法坛,来到张乘风的身前,提抬头一对虎目令人难忘,手持一柄金枪让他与所有的道士都不同。

    张乘风没有言语只是像天师殿里的天师一样,矗立中央,定住全场。

    这时在道场外的四位首座心里都明白,是要下山了。

    (四)

    再看北斗亭外,这时一通、荀知戒、杨杰分坐在玄铁马车的天、地、人三个位置,忽然在紫气滚滚的天空中飘下一股银光,直接将杨杰笼罩其中,在一片朦胧中杨杰好似与这天师殿中的天师像也开始有些像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一通著衣持钵开始颂持《金刚经》,此时他念得每一个字都不大声,却格外清楚的传入了在场每个人的耳中,随着一通的持颂身边居然响起了钟鼓声,好似大家就身在小清凉寺中听一通说法,经文也渐渐由无形转为有形,金色的经文渐渐的开始围绕玄铁马车汇聚起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见此情景,荀知戒开始朗读《论语》,每一声都如金石,声声入骨,随着荀院首的读书声,孔子教诲也逐渐清晰化为青色的文字开始向玄铁马车飘荡而去,大家身边也除了颂经声,读书声也开始清晰起来,好似在这里可以听到天下儒生的郎朗读书声,天下儒生十年寒窗的身影也不断的涌现出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

    有欲,以观其徼(ji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也在杨杰借着龙虎山的气运之下应声而起,经文渐渐的化做银白色的符文向玄铁马车移动。

    此时,玄铁马车周围金、银、青三股能量不断交汇融合,直通天际。

    马车内的铁无心,此时还在调整感悟八股剑气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天理,忽然之间八股剑气在另一股能量的引导下开始在他体能融合,天道引领坤部,坤部吸纳水火,水火演化风雷,风雷开辟山泽这天地变化的规律终于在铁无心的身体里演化完成,他也渐渐感悟到了这天地运行的规律,他在感受,他在记忆这种感觉,努力让这八股剑气就这样的在他的身体里循环。

    的一声,铁无心好像打开了一道大门,看见了苍茫的天地,一把剑屹立于天地之间,这把剑的无形无质,却又可以沟通着天地间的一切,好似这把剑是世间万物组成的,世间万物也在呼应着这把剑的呼吸,着感受他不知该如何形容,没有喜怒哀乐,没有悲欢离合,这一切就应该是这样存在的。

    天门峰下天师坛,一炷香已烬,老天师睁开了眼睛,说了一声“时间到了”,话闭老天师左手掐诀,右手持剑,脚踏天罡北斗步,一时间二十八星宿闪烁不定,期间斩鬼神已经雷气缠绕,只天师爆喝一声“斩”,一道紫色的雷电离剑而出直击天门,云气铸成的天门轰然倒塌。

    老天师使出的正是龙虎山“五雷正法”里的天雷法,这一切只有赵玉虎不动声色的看在眼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