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扛天灯(2 / 2)  鬼打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老板娘更不开心:"政府啊,远呢,这边出事,等他们来,什么都晚了。要不我也不会早早的让孔雀出嫁,去的远远地。我这也就要走了,等几天再回来,躲躲吧,我可惹不起这些人。"



    田丽有点难受地问道:"那既然知道这些人坏,这周围的人没有防备吗?"



    老板娘回答道:"防备?我们弄不到好枪,政府不让买,歹徒有枪,政府又抓不着。我们那火药枪根本不行,再加上对方人多势众,老是抢姑娘,抓小孩,我们打不过只好躲。因为他们每次下山,肩膀上都扛了很沉的东西,很多面色都不对,像是死人一般难看。抢不到姑娘,曾经杀光过一户人家,惊动了武警,来拉网一样搜捕了几天。后来这帮人和武警一起就失踪了好几年,这俩月才又出来。因为我们习惯上管那些天上掉下来的火石头叫天灯,一来二去就称呼他们是扛天灯的,后来听那些汉人还很生气,说这名跟点天灯似的,不准我们叫,对了,点天灯什么意思?"



    田丽已经气地说不出话来,我只好回答老板娘说道:"点天灯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一般来说,是把犯了大罪的人扒光衣服,用麻布层层包裹,放进油缸里浸泡一天,到了夜里,将他头下脚上穿在一根笔直的高高铁杆上,从脚上点燃,有麻布吸的油加上人体的油脂,往往烧一夜的都有,天亮才死。看他们这样没人性,真该被点天灯!"最后,我恶狠狠地骂道。



    老板娘吓了一跳:"点天灯这么惨呢!我的天。"



    我们三个人不再言语,埋头吃饭。一时吃完,我就要老板娘告诉我们那个什么勒托森麻在哪儿,我好去找他,早早收了茶叶快点离开。



    老板娘叫我先别急,收拾好饭桌,又把粮食和水缸清空,锁好门,才对我们说:"你们也抓紧时间快点忙完就离开,不然等他们从山上下来,就麻烦了,我把这些吃的喝的藏好,再有来的人就知道出事了,不往里头走了,要是万一撞上扛天灯的抢钱杀人都做得出。"



    老板娘把我们送出好远,指了条路就回去了,说是要去孔雀家躲几天再回来。粮食和水藏在哪儿我们也知道,走的时候照原样藏好就行,我坚持给老板娘塞了些钱,这才告别。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快黄昏了,勒托森麻的寨子里很不凑巧,正举办一起丧事,我和田丽背着包问了几个人才找着。一问,原来这勒托森麻的汉名叫徐群,三十岁左右,人很精悍,话不多,嘴里总是吧嗒吧嗒的嚼着草烟。身穿黑色的对襟短上衣、裤子又短又宽,头上包着白头巾,腰里挂着个棉麻织成的挂包和长刀。



    我和田丽这才知道景顺人是景颇人的一个分支,迁居桂北后,逐渐自称是景顺人,其实保留的还全都是景颇族人的风俗习惯。我说呢,中华大家庭,我不记得有景顺这个民族,原来是这样!



    景颇人的丧礼要通宵达旦地跳舞,日子愈多,主人愈显得光荣。屋子外头跳舞的"喔热、喔热"地吼叫着,动作粗犷有力,屋内舞者随着深沉、中速的歌声和铓锣节奏绕尸起舞。



    他们唱的歌声不怎么悲哀,而有点欢乐的味道,内容我们听不懂,勒托森麻解释说主要唱的是人为什么会死,再追叙死者生前的为人处事并且教育后代怎么做人、要辛勤地劳动、感激死者的养育之恩等等。



    勒托森麻是个性情中人,已经知道我们要来,怕我们劳累,不习惯那场面,早早引了我俩去他那儿休息。过门口的时候告诉我:"我们这儿的人,住房一般都有三道门,第一道门是家人、客人出入的;第三道门是通往晒台的;第二道门叫鬼门,专供人死后抬出和鬼出入。鬼门是禁止家人和外人出入的。你们相信万物有鬼魂吗?我们是遇到不祥之事就要祭鬼,还挺灵验的。"



    我见田丽已经很累了,于是老老实实回答道:"勒托森麻大哥,说真的,我不相信。"



    勒托森麻眉毛一挑:"哦!是吗?我在你们汉人的地方生活过,好多人都是拿鬼来吓唬别人,而自己却压根不信,呵呵,不过人各有志,我明白。你们往后就叫我老徐吧,顺口点儿。"



    景颇人是个朴实好客的民族,老徐的老婆孩子在寨子里,那家人处帮忙,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不好意思地收拾了一桌酒菜招待我俩,殷勤地劝我们多吃多喝,我和田丽中午没有吃饱,都是饥肠辘辘,也不客气地闷头苦吃。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