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朝野内外有相当大的声音批评邹靖、公孙瓒、刘备:“危言耸听”“好为大言”“自不量力”!
还有不少人认为此策略虽然是极好的,但不宜在自己家乡实施。就仿佛后世不少欧美人,认可难民的平等地位,知道国家需要劳动力,但绝不愿意将难民安置到自己居住的街区。
还有人认为目前财政无法支撑大规模移民。
。。。
内宫有中常侍赵忠等宦官之辈,简单地因赵苞母子而在皇帝面前吹顺风。
朝中有杨赐、刘宽、卢植等目光深远之辈,或许无法看到百年之后的事,也能敏锐的察觉出风化瓦解之策与之前刘备提出的移贫民实边、开发江南之策实际上一脉相承,若能够有效地实施,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缓和贫富矛盾、民族矛盾,甚至延长大汉的国运。
有袁隗、袁逢、曹嵩等重利之辈,享受过从江淮运粮食入雒阳策略带来的商业上的好处,在认真聆听之后,亦表示赞成。
杨赐对袁隗说:“这是对草原人的推恩策啊!”
袁隗深以为然:“孝景皇帝用晁错之推恩策,虽有七王之乱,亦奠定了北驱匈奴的基础。匈奴、乌桓种人日益增多,长痛不如短痛,刘备之策可用!”
可惜杨赐、袁隗此时都不在三公之位上,对国之大策,只有建议而无决定之权。太尉孟彧并不赞成,司徒之位的空缺,使得全国性政策难以推行。
经过博弈,皇帝只能通过尚书台下旨,决定在渔阳、渤海等少数郡海边低地或海岛安置部分上谷、辽西乌桓,至于其他则听任郡守国相、县令长自行实施,所需要的财物,一方面从冀州青州支援幽州的钱中支取,不足的由各地自行筹措。
。。。
二十日后,得知全国性的政策变成了地方性政策,刘备仰天长叹,默默无言,脸色灰黑。只有他知道:大汉又一次错过避免黄巾之乱的机会,又一次失去延寿数十年的契机,中原又一次错过了避免两晋五胡乱华的机会。
祁胭脂的儿子得了封忠汉候,一月之内移居渔阳、渤海郡海边,上谷乌桓则一分为二,空出来的地方交由涿郡、冀州等地流民耕种放牧。祁胭脂大喜过望,为了安慰刘备,不仅心甘情愿地任他摆成各种屈辱羞涩姿势,连带猩红性感的唇,异常狭窄的后庭花亦在羞涩中献上,让刘备发泄了整晚。
。。。
愤怒地情绪在陶商胸中堆积,找到几名郡吏,决心在分割乌桓上下文章、玩手段。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