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8章 开山之祖梅文鼎(2 / 2)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康熙帝特命江宁织造曹为之治丧事,营墓地,墓在柏枧山口外的达村(俗称荷花塘)。

    ………………

    清初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对梅文鼎产生了巨大影响,一生博览群书,著述80余种。

    文鼎从小受家学熏陶,后从师学习天文历算知识,不仅能懂其历理,且能“发所以立法之故,补其遗缺”。

    他一生著述正多,绝大部分是天文、历算和数学著作。

    他的天文历算和数学著作,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对古代历算的考证和补订,二是将西方新法结合华夏历法融会一起的阐述;三是回答他人的疑问和授课的讲稿,四是对天文仪器的考察和说明;五是对古代方志中天文知识的研究。

    总计达66种。其数学著作达26种,冶中西数学于一炉,集古今中外之大成,总名之曰《中西算学通》。

    梅文鼎能诗能文,所写的序言、引言之类,落笔成趣,文采斐然,颇具文学欣赏价值。

    他既不泥古守旧,也不盲目崇拜,而是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他对难解之书,难释之义,“必欲求得其论,往往至废寝忘食”。

    诗文杂著以《绩学堂文钞》、《绩学堂诗钞》刊行。

    嘉鱼县的县令李鼎征,有个哥哥,名叫李光地,是个了得的人物。

    李光地是泉州安溪人,他的父亲是个将军。李光地是康熙九年(1669年)进士,从此跻身翰林,虽然屡遭同僚弹劾,但最终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他因为政绩显著,康熙皇帝曾先后三次授匾给他,是康熙南巡时重要的身边侍臣。

    他从康熙三十七年(1697年)被任命为直隶巡抚开始,一直是康熙皇帝很器重的大臣,与康熙“情虽君臣”,但“义同兄弟”。

    李光地虽身居要位,但对自然科学十分感兴趣,而且在算学和天文历法领域都有相当深的造诣。这可能与当时传教士学术风靡一时,以及康熙皇帝痴迷于自然科学有关。

    他弟弟出资为梅文鼎刻印《方程论》的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就在他弟弟为梅文鼎刻印《方程论》的一年后,梅文鼎应主修《明史》官员的邀请,北上京城,参与修订《明史》中的“历志”部分。

    梅文鼎到京后,受到李光地的热情接待,他让梅文鼎就住在他家,这使梅文鼎感激不已。

    这倒并不是因为李光地是个大官,而是因为有很多当时一流的科学家经常出入相府,这使梅文鼎也有了交流的机会。

    梅文鼎以极厚的学说功底,参引历史上有记载的72家历书,检校得失,指出了《明史·历志》稿本中的多种谬误,使得编纂者低首心折,大为震惊。

    一些士大夫将自己的子弟送到李府,拜梅文鼎为师,李府一时门庭若市。

    由于登门求教的人太多,李光地建议梅文鼎写一些有关历算和算学方面普及型的读物,使一般读者看了就能“入得门津”。

    梅文鼎觉得有道理,就先写了一本《历学疑问》,由李光地作序,刊行于世。

    谁也没想到,这本意在普及“历学”的小册子,却改变了梅文鼎的家世与命运。

    梅文鼎在数学方面,写了20多种著作,将中西方的数学进行了融会贯通,对清朝数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他逝世之后,后人将其历法、数学著述汇为《梅氏丛书辑要》,供62卷。

    《清史稿》卷五一一,有梅文鼎传。

    《畴人传》以3卷篇幅,评述梅文鼎及其家族中畴人的生平和成就。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把梅文鼎列为清代六大儒之一,誉为清代天文算法“开山之祖”。

    华夏近现代数学史家李俨和钱宝琮先生,分别为梅文鼎编著年谱。

    在他诞生355周年之际,宣州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建他的墓地和故居,并兴建“梅文鼎纪念馆”,以供人们长久地纪念这位科学先哲。

    如今,与古人有着相同基因的梅文鼎,已在王者大陆重生。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