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行路难(1 / 2)  唐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张承业,大唐河东监军使。

    做皇帝的,没有几个能对武将真正放心,于是监军一职应运而生。最让皇帝放心的人,自然是自家家奴,于是宦官出任监军也就顺理成章。监军一职,初设置时还遮遮掩掩叫什么“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后来索性化繁为简,赤裸裸就叫监军,看你一帮武夫能怎样?由此,被“监”的将帅与监军多半是水火不容。

    但晋王李克用和张承业例外。

    许多年前,晋王还不是晋王的时候,就与张承业相识。那时还是先帝在位,命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讨伐不听朝廷诏命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其实朝中宰相们的意思也还是驱虎吞狼。张承业就是在那个时候依照惯例前往李克用军中担任监军。到了军中之后,张承业发现这位素来无法无天名声在外的强镇藩帅,其实远没有朝中清流大臣们骂得那样不堪,相反,其毫不作伪的性子还颇得人心。并无多少其他心思的张承业也就实心实意为李克用“宣慰处置”了,时不时出点谋划点策,每每一语中的,切中肯綮。彼时李克用麾下虽然猛将云集,但一来沙陀人本就粗鄙无文,二来中原士子自视清高没几个愿意到河东屈就,帐下并无人长于谋划。在消除了对这位宦官最初的抵触之后,李克用对张承业的才识谋略惊为天人,引为谋主。

    再后来梁王朱全忠挟天子以令诸侯,想着怎么着也得拿出点政绩来让天下耳目一新,于是盯上了专权败政祸国殃民的宦官,信笔写了一道圣旨,让各镇节度使杀尽辖地宦官。藩帅们自然是拍手叫好,忙不迭地对前一日还耀武扬威的监军大人们举起了屠刀。李克用本就器重张承业,加之对朝廷诸多不满,派监军是朝廷派的,现在杀监军也是你朝廷让杀,老子偏不杀。当然,李克用也没梗着脖子和朝廷硬扛,只是找了个死囚砍下脑袋应付差事,张监军大人在河东该干嘛还是干嘛,除了少了一个监军使的名号,其他一点不耽误。又过了几年,风声淡了,李克用大摇大摆地上了一道折子,奏请任命本该死了好几年的内监张承业为河东监军使。中书省接到折子哭笑不得,偷偷请示了梁王千岁。朱全忠正忙着攻城略地,哪有这心思和李克用斗气,丢下一句“留中不发”就不再管了。中书省的老爷们只得就当没看见这封奏折。不料几个月后,趁着梁王平卢节度使王师范的空档,李克用专门派大太保李嗣源到内侍省讨要张监军的俸禄,理由也很充足,人是朝廷派的,不能让人家只干活不吃饭。内侍省的老太监面对这硕果仅存的监军名号欲哭无泪,要说这点钱粮内侍省是出得起的,可事不是这个事啊。真要给了,别说梁王,就是那帮成天无所事事的朝臣指摘起来也够自己死无葬身之地的。官司从内侍省打到兵部,最终在职方司给张承业重新补了名,李嗣源也就不再提讨俸禄的事,带着兵部急就章赶制的监军堪合扬长而去。梁王留在京里一帮心腹谁也没敢出手把这位大太保留下。官面文章说是不能因一时之气让梁王腹背受敌,其实是面对河东镇李存孝之后的武道第一人李嗣源,外加五百最精锐的横冲都精骑,谁有几个脑袋敢做这个出头鸟?

    从那以后,张承业就决心死后把自己埋在晋阳。

    出手帮晋王挡下了刺客的致命一击,张承业并未有多少轻松。静静地看着侍卫们将刺客尸体抬出院外,忽然轻声道:“不对!”

    李克用疑惑地看着他。

    张承业道:“天行苑虽然崛起于最近十几年,底蕴不如江湖上那几家猎手团深厚,可从谍子房所获的线索看,天行苑行事周密,可谓算无遗策,被他们盯上的,几乎无人幸免。就算没料到王爷修炼《潜龙经》大成,而我也轻易不露身手,可就派这么个人来,似乎真是小看河东了。”

    李克用点头道:“还真是。此人虽出手刁钻狠辣,但究其真实修为,不过堪堪上品中境。我在修习《潜龙经》之前,应付他倒还吃力,现在嘛???“

    张承业忽然肃容道:“《潜龙经》所载内功心法过于霸道,王爷早年战伤太多,身体早有隐患。老奴建议王爷修习《潜龙经》是为助王爷洗筋伐髓,祛除淤阻,王爷切不可轻易用以对敌。日后修习时也应注意不可勇猛精进,否则恐有不测之祸,到时候老奴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李克用不在乎地一挥手:“好好好,七哥提醒多次了,本王记在心里就是了。“

    张承业目光再度看向门外:“练杀谷有个鬼门道,叫做什么阴阳判。凡是刺杀重要目标,没有一击得手的把握,就会派两人一同前往。两人中需得一人武功过人,另一人则擅长轻功和隐匿之术。真正动手时,第一人现身出手,另一人隐匿待机。得手便罢,而若猎物扎手,第一人则作饵,引出猎物的应对之策和后手,第二人潜在暗处尽数记下,回去再详加筹划,再来时无不手到擒来。“

    李克用沉吟道:“阴阳判???七哥的意思,如今天行苑也学会练杀谷这一套了?“

    张承业道:“请王爷派人仔细勘察王府内外,看有无人离去的痕迹。如果有,那便是老奴不幸言中,方才出手的这人,是阳判,也就是那个饵。而阴判躲在暗处,对王府的布置和王爷如今的修为,已是了如指掌。“

    李克用沉下脸,将侍卫统领高金涵唤入书房吩咐了几句。

    片刻之后,高金涵气喘吁吁跑来:“禀报王爷,丁字营巡街卫队来报,方才看到一道人影从王府西墙翻出,巡卫上前追赶,但那人委实太快,巡卫们连是男是女都未看清,队正自知失职,已自缚在王府外请罪。“

    李克用道:“罢了,王府上下三百亲卫都没看住,倒要一个巡卫队正请罪。你让那小子也不用寻死觅活,该干嘛干嘛去。“

    高金涵听得“王府上下三百亲卫都没看住“之语,顿时冷汗浸透了内衣,慌忙跪下重重的叩头在地,道:”是末将失职,请王爷责罚!“

    李克用本是无心之语,其实对高金涵并无不满,不料他自己对号入座,一时间倒也不好转圜,于是看了张承业一眼。

    张承业会意,温声道:“王爷不必苛责高统领,今日来到是江湖上顶尖的高手,寻常军士遇上了也是白白送命。高统领,回头你去找谍子房的何统领,多借几个老谍子来,方应付得下。“一边说,一边去扶高金涵。

    高金涵直起身,额前已是乌青一片,隐隐有鲜血渗出,偷眼看着李克用,却不敢站起。

    李克用“嗯“了一声,抬手虚招了一下,高金涵听得这一声”嗯“音调向上且短促,方敢起身。

    张承业冲高金涵使了个眼色,高金涵小心翼翼地问道:“王爷可还有吩咐?“

    李克用没好气地道:“没了。赶紧去裹伤。“

    高金涵如蒙大赦,忙拱手退下。

    待高金涵退出小院,李克用无奈道:“做王爷这些年,样样都好,就是这帮人动不动就自称罪该万死,着实烦心。本王就算真恨急了他,也就一死而已,哪来这么多弯弯绕绕。“

    张承业道:“王爷积威深重,做臣下的自当恪守本分,这是好事。如老奴这般僭越,若放在朝堂上,早不知被清流口诛笔伐多少回了。再者,为君为王者口含天宪,一语定生死。王爷也自当慎重。”

    李克用斜乜了张承业一眼,道:“还是弯弯绕绕。”

    张承业躬身一笑。

    沉吟片刻,张承业又道:“王爷,若天行苑刺客再来,恐怕比刚才这人要棘手得多。寻常侍卫再多,恐也难护得周全。眼下老奴的功夫也被对方得知,他们当有应对之策。王爷身边,是时候再添个高手了。”

    李克用道:“哦,你这位河东万花筒,又给本王变出个什么?“

    张承业道:“晋王还记不记得我在长安城外收养过一个孩子?“

    李克用奇道:“记得。好像比亚子小一岁。怎的,这孩子眼下可堪大用?“

    张承业道:“老奴悉心调教了十几年,至于堪不堪大用,那得王爷见过了才算。“

    李克用“嘿“了一声:”又来了,不爽利!“

    亥时初刻,张承业的马车才驶出王府前的车马广场。因为宵禁,偌大的晋阳城除西坊仍热闹如白昼,其余街巷皆不见人影。马车走在空荡荡的大街上,偶有巡街甲士遇到,看见车厢外悬挂着监军府描金白灯笼,也都知趣的退让在路旁。

    张承业一脸疲惫,在车厢里闭目养神。看似松懈,实则默默地将刚过去的两个多时辰里与晋王的种种谋划在脑中重现再度推演,反复查究有误漏洞。毕竟接下来要应对的是窃据朝廷正统的朱皇帝,容不得半点马虎。

    马蹄哒哒走得不急不缓,不多时便回到了监军府。张承业素来低调,不似其他军镇监军非要良田美宅。李克用哪里肯委屈了张承业,先是拨给他一栋据说是李家远枝宗室住过的大宅,又迁离四邻,几番扩建。张承业一开始坚辞不受,只是随着事务冗杂,手下办事的人也多了起来,所需所费者也甚多,原来的宅子确实不敷使用,只得任由晋王安排,眼下就成了这条街上数一数二的大宅子。只是宅子占地虽广,门户却不起眼,既无镇门石兽,也无飞檐高阶,门若不是门首挂着一块“河东监军府“的匾额,真就与民间富商无异了。

    张承业下了马车,吩咐一声“叫肖二郎到我书房来。“便匆匆走进大门。

    不多时,一名身着淡青文士长衫的年轻人出现在张承业书房外,也不敲门,就那么大大咧咧推门而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