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58 宛州(2 / 2)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如今他们用大炮和平民来发起佯攻,只是为了消耗我们的体力和士气。

    一旦我方出现疲态,胡人就会发起真正的攻城战。

    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假如胡人真的只有十万人马在,等真正到了大举攻城的时候,仅凭这些兵力他们如何行事?

    所以胡人一定埋有伏兵,为的就是引我们出城追击,然后趁机围歼我等。”

    “没想到胡人如此奸诈,伯父,那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只要以不变应万变即可。

    等这些平民和炮弹消耗完后,埋伏在后的胡人只能亲自上阵,到时才是真正大战的开始。”

    “可是再这样下去,我怕城门会撑不住。”

    “放心,我自有办法。”

    虽然谢昱珩有心把底牌收到最后,但看到胡人的连射箭阵如此厉害,再加上胡人又有这么多大炮助阵,他只能提前拿出自己的秘密武器。

    随着他一声令下,原本站在城头上的弓箭手纷纷退下,顶替这些弓箭手的,是一千五百多个手持“铁棍”的士兵。

    由于此时城头上既有负责持盾的盾手以及使用长枪的枪兵,到处都是人。

    这些拿着“铁棍”的士兵分成三人一组见缝插针地挤在枪兵当中,几乎挤满了整个城头。

    “伯父,这些人手上拿着的难道就是工部研制出来的火铳?”谢长平又惊又喜地问道。

    谢昱珩有些得意地说:“没错,正是火铳。只要有这玩意,别说是胡人,就是要对上宁家的西北军我们也不怕了。

    长风,你来下令。”

    “是,父亲。”

    一直在秘密练兵,就等着这一天的谢长风意气风发地走到所有火铳兵后面大声下令道:“火铳营听令,第一排点绳!”

    那些火铳兵立刻用手上的柱香点燃了插在药室里面的火绳,然后在火绳燃烧的极短时间内把铳口迅速对准了下方的胡人弓箭手。

    “啪……啪啪…啪……啪啪……”随着火绳燃尽,沉闷的枪声如散落的鞭炮一般接二连三的响起,并升起阵阵浓烟。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七零八落的情况,那是因为每根火绳由于长度和粗细不同,导致点燃火药的时间各有不同,难以做到像西北的火枪那样几乎同时射出。

    换句话说,这些火铳并不是通过扣动扳机来开火的,而是通过点燃火绳来实现射击的,因此才叫点绳,而不叫开火。

    但即使是如此落后的火铳,由于胡人弓箭手站得十分集中,这一轮五百颗铅弹打过去,也击中了五、六十个胡人箭手,命中率大概是十分之一左右。

    那些胡人身上原本可以挡住大部分箭矢的皮甲,根本挡不住铅弹的穿透力,凡是被击中的胡人,身上都出现了可怕的伤口,几乎再也起不来。

    看到如此威力,不仅谢昱珩等谢家人兴奋不已,其他下属将领也是一脸惊喜。

    “第一排后退,第二排准备。”谢长风这套口令几乎是照抄宁家的神机营。

    刚打完第一枪的火铳兵立刻退到后面把位置让给第二排的人,然后抓紧时间装填弹药。

    从装填弹药这件事来看,可以看到另一个与神机营火枪兵的不同之处。

    只见每个火铳兵从腰间掏出一个装有火药的铜壶,然后把火药小心翼翼地倒在一张黄纸上估算火药的份量,不够的就多倒点,太多的就倒回去一些。

    觉得份量适中了,这才把火药倒进铳管里,然后用推杆把铅弹推到铳管的尽头。

    最后再把切成差不多长度的火绳小心地塞一根到药室里,这才算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装镇。

    之所以会如此麻烦,那是因为火铳在设计之初就采取了与火枪完全不同的思路。

    为了防止火枪炸膛,池非采取的思路是让火枪来迁就火药。

    也就是说,所有火枪在装填时,用的火药量都是一样的。

    如果在火药统一份量的情况下发生炸膛的话,那这杆火枪就是不及格的,需要回炉再造甚至直接销毁。

    而且为了便于装镇,每次装填所用的火药都会预先用油纸包好,等到用的时候枪兵只要把油纸撕开就可以直接倒进去,完全不用担心火药会倒得太多。

    但工部所设计的火铳却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思路,那就是让火药来迁就火铳。

    也就是说,不同质量的火铳装填时,所用的火药量是完全同的。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每杆火铳由于每个工匠的手艺和熟练程度不同,往往会导致同一批火铳会产生良莠不齐的现象。

    另外魏朝的工部不像池非的兵工厂那样通过标准化的分工合作方式来批量制造火枪,每杆火铳基本上是由一到两个工匠从头到尾做出来的,因此每杆火铳的制作都极费时间。

    一杆火铳就算是熟手也要几个月才能完成,新手花个一年半载更是常事。

    如果按池非的做法,已经做好的火枪一旦在统一份量的火药上发生炸膛,就要回炉重造,这对于工部那些官员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再加上谢家不断催促威胁工部加紧速度,工部那些官员哪里还敢搞慢工出细活这套,只求加紧出货,有多少造多少,先把数量提上去再说。

    在这种日夜拼命赶货的情况下,火铳本身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同样份量的火药可能装在这杆火铳上可以正常使用,但却很可能在另一杆火铳上发生炸膛。

    为了解决容易炸膛的问题,工部的官员们在冥想苦想后,终于想出了一个馊主意。

    那就是让每批质量不同的火铳装填不同份量的火药,这样就不会轻易炸膛了。

    至于如何判断每杆火铳该放多少火药,工部的工匠们通过不断测试,已经摸索到了一些基本的规律。

    例如铳管的内径越大,表示铳壁越薄,如果放的火药太多,就容易炸膛,因此要少放一些。

    又例如可以通过火药引瀑时的声音来大致判断铳管可以承受的火药量等等。

    通过这些诸如此类的办法,工匠们把所有已经做好的火铳分为“多中少”三个类型。

    “多”就是可以多放火药,“少”就是要少放火药,而“中”则是介乎两者之间。

    在分好类型后,工部的人会在铳柄上刻上火药的用量,方便火铳兵在装填的时候心中有数。

    这种方法虽然让工部的人免于受罚,但却苦了众多使用这些有问题产品的火铳兵们。

    虽然铳柄上刻有火药的用量,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麻烦无比。

    为了在实战当中能够快速倒出自己所用火铳的火药用量,火铳兵们平时除了练习如何射击外,还需要练习如何通过倒在黄纸上的火药来估算自己手上这杆火铳要用的份量。

    尤其是分到那些质量较差、容易炸膛的火铳的士兵,在装镇弹药的时候更是要万分小心,以免弄坏了这些金贵的火铳,这可是随时要掉脑袋的大罪。

    因为在谢家眼里,这些火铳远比使用它们的士兵要重要得多。

    当然,不管在什么地方,聪明人总是有的。

    在这几千个火铳兵中,有个别脑子灵活的士兵已经想到了将每次要装填的火药用纸单独包起来的办法,这样应该就可以避免火药加得太多或太少的问题。

    每次使用的时候,只要将单独包好的火药直接倒进铳管里,这样就不会炸膛了。

    这个想法已经十分接近池非所实行的定量装填法,是个很好的办法。

    然而就算办法再好,也要看实施的环境如何。

    由于谢家上下太过紧张这批被他们寄以厚望的火铳,要求所有火铳兵必须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更改,以免使这些金贵的火铳发生损坏。

    凡是不按规程去做的人,轻则受刑,重则处死。

    在这种严苛无情的气氛下,试问有哪个士兵敢不怕死地去尝试别的做法?

    就这样,一种原本可以极大提升装填效率的全新做法就这样胎死腹中,事后池非在知道这件事后,不禁庆幸不已。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