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关于折扇——很好看(2 / 2)  紫苏求仙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波折式大小扇骨均做成波折式,相邻两根扇骨的波峰、波谷相错,看似层层波浪,动感十足。此种式样仅见十六档竹骨大扇。细梢式秋扇的特有款式。插入扇面的骨梢尖细,露在外面的部分宽而圆转。平展后扇骨排列严密,不露缝隙。材质有竹、棕竹、乌木、象牙、玳瑁等。

    尖头式明代称之为“尖根”,即聚头处的形状如削尖的矛头。这种式样仅见于十六档竹骨大扇。日本式日式扇骨为九档、十一档。其特点是大骨窄,小骨与之相仿。扇面侧面露于扇骨之外。

    其它除上述基本式样外,还有一些花式造型,如鱼尾式、葫芦式、如意式。

    扇骨(股)是以档来划分的。

    九档、十一档扇均为日式扇(讲究用紫檀、象牙等名贵材质制骨),在清末民国年间十分流行,尤其受到文人的青睐。日式扇大、小骨粗细相仿,大骨最宽处为10至12毫米,最窄处为7毫米,长度在31至32厘米。十二、十三、十四档扇骨较少见。它们流行于明末清初。其特点是方头,宽骨(指大骨),长度在一尺左右。

    十六档扇骨是清代至民国年间最为流行的一种规格。扇骨长约30至32厘米,称九寸或九寸五扇骨。大骨宽度基本一致,最宽处为2厘米。十六档扇尺寸适中,开度完美(展开后呈140度角),使用舒适,故在百余年间流行不衰,获得了最为普遍的赞誉。

    十八档扇在1949年以后才流行起来,扇骨长约九寸或九寸五。二十档、二十二档、二十四档几种规格的扇骨尺寸较小,长度在16厘米至24厘米之间,俗称7寸或八寸扇,皆为坤扇。三十档和四十档扇为工艺扇,展开后可形成180度角,扇骨短而窄,收藏价值不高。

    中国传统的摺扇,扇骨一般用竹、木制作,少见的也有象牙、兽骨、牛角、漆雕等。竹制的扇骨除常见的玉竹、白竹,还有棕竹、湘妃竹、佛肚竹等名贵品种。木制的有紫檀、白檀(檀香)、黄杨、桃丝、鸡翅、楠木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传世的古董文物中,扇面书画除讲究名家挥毫外,扇骨的制作也极尽奢华,紫檀、乌木、玳瑁、象牙、斑竹、兽骨争妍斗奇;阳雕、微刻、镶嵌、髹漆、烫花、手绘锦上添花。[[[cp|w:518|h:349|a:l|u:/chapters/20134/18/]]]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