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直面PDST,揭开心底深处那道伤疤(2 / 2)  飘动的导游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通常情况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本我意识或超我意识是基本相符或者和谐共处的,能够互相接纳认同,达到自我评价的内在统一,从而可以由内而外地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而一旦超我和本我之间之间产生矛盾和相互攻击,和谐关系也不复存在。当超我强于本我时,超我往往会占据道德的至高点,以无可反驳的强压之势,对本我进行严厉甚至残忍的批判,而这种批判是不理智、不客观的,是以高尚、纯粹的价值观为合法外衣,进行着缺少公正的偏激甚至极端的批判。

    本我是连接超我与现实世界的纽带和桥梁。超我通过本我接触客观世界,感受客观世界带来的精神刺激,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建立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超我也只能通过本我,将自己的意志投射于客观世界,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和作用于客观世界,超我的形成往往与个体所受的教育、个人的精神世界活动、客观世界作用于主观世界后形成的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其独立于客观世界,在意识中独立存在和活动。而本我性格的形成,受家庭基因遗传、原生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后天人生环境和遭遇经历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较大,其与客观世界紧密相联,具备鲜明的社会属性,既需要客观世界的载体和对象,也需要在客观世界中证明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旦彼此脱离,本我中的社会属性往往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和指引。

    人从出生开始,如果身体健康,在和谐健全的家庭中顺利渡过幼年至少年时代,在青年时代基本顺利并经受一些意志力承受范围之内的挫折和经历后,其本我和超我通常会保持内外平衡、和谐共存的状态。然而在此期间,一旦经历某件或某种意外突发事件,或者接受某种背离客观情况和科学规律的具有偏执、过激的认知思想,导致思维认知结构发生缺失、扭曲甚至畸形时,就会在内心世界中引发强烈的刺激,而这种刺激如果超过自我认识判断的合理范围,则会在本我与超我之间造成裂痕,如果刺激已经明显超过个人意志承受极限,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或积极引导,裂痕将长期存在,最终导致本我与超我的之间关系的撕裂。在幼年期、儿童期、青少年期这三个人生成长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中,这种负面刺激出现的越早,造成的损害越大,有的损害甚至一生都无法得以修复。这种突发的意外事件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且难以预期的,比如幼年和儿童时期受到的身心虐待、情感冷落,亲人好友突发疾病或亡故、父母离异、车祸、绑架、欺霸凌辱、考试落榜、恋爱失败、身体病痛残疾、被信任之人抛弃或欺骗、遭受迫害等等。一旦这样的肉体和精神打击超出心理预期或承受能力,往往就会造成强烈而巨大的心理创伤,这种创伤即可能是隐性且难以自我查察觉的,也可能是形成特征明显的抑郁、焦虑、强迫性心理障碍,偏执性人格,直至精神分裂(双向人格障碍),比如创伤性应激障碍,简称pdst。

    通过催眠,沈彤比较成功地打通了联通陆川坚固封闭的内心世界的隧道,在其潜意识中找到了部分性格形成的历史根源。按照时间顺序,初中至高中阶段是其抑郁型性人格形成的早期阶段。补习至大一头一年,是其抑郁性格的定型阶段和早期pdst形成阶段。大学期间是抑郁性人格波动期和pdst加强阶段。毕业后至工作前二年,是抑郁性人格和pdst表象特征的弱化与潜伏期,工作后几年则是两种负面心理阻碍逐渐苏醒和成熟期。最近的亲人和知己好友的突然离世、初恋情人结婚、客人的刁难、身体重病等多种因素,均成为其抑郁性人格和pdst进一步恶化的直接原因。

    清醒过后,听到沈老师的简要分析,陆川着实吃惊不小,对内心中淤积了如此之多、多久的未解情结而感到意久,也为内心中有如此之多的情感垃圾而感到厌恶,同时,也为今后该如何是好而感到迷茫无助。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