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姑苏(2 / 2)  红楼之庶子贾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贾环理了理自己的境遇与出路,他明白,在这个偌大的荣国府里,就没有人是他得罪的起的。不提贾母王夫人之流,就是王熙凤宝玉也不是他能够开罪的。甚至自己母子的境遇,都随着府上的这些贵人的喜怒哀乐而改变。说的明白些,他与赵姨娘二人,其实就是养在荣府的下流人物。

    财侶法地,他被养在王夫人膝下,藏匿私财万万而不能。家法如国法,在贾家,贾环如果自己赚钱被发现了,随便来个王夫人,就能要了他的小命;贾环年幼,还不到谈及伴侣的时候;说到法,贾环另寻业师这件事还久久不曾有音讯,也不知贾政那里是个什么说法;地,其实是指的适合读书的地方。荣国府倒是个景色优美的好地方,但对于贾环来说就像是一个大牢笼,紧紧的束缚着他。

    四项全无,贾环想要出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贾母贾政看得起,用贾家的人脉为他谋上个官身,再继续往上爬。这一项,自然毫无可能,就算是贾政看得起贾环,贾母那一关也过不去。所以贾环想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唯有读书一条路。

    读书,在荣国府其实与其他家庭有些不同。先前便说过,贾姓子弟,富贵的,看不上那读书读来的一官半职;贫苦的,整日跟着那些富贵子弟厮混顽闹,不思进取。对于宝玉、贾琏之流,读书,又有什么用呢。最多不过是陶冶情操,宽广胸怀罢了。

    不是说贾环考中了进士了,就算是翻了身了。读书人科举从童生秀才,再到举人进士,是一条漫长的旅途。但考上了进士,也只是从一个新的起点,重新开始罢了。许多进士过了院试,摩拳擦掌,自觉自己胸中有经天纬地之才,想要大展宏图,却往往心灰意冷,沉沦多年。

    纵然贾环科举得意,殿试得了官家的指点,还是要到翰林院去进行新人培训。经历多年的翰林院沉淀,再指派到各个地方,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官做起。想要成长到能和荣国府这样的庞然大物对话的地步,最少也要做到中书省的地步,道路阻隔而漫长。

    就算是贾环运气不错,做到了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最少也得有个六七十年。这不能满足贾环的需求,所以只单单是老老实实的读书科举,其实是不可取的,贾环必须得另辟蹊径。

    这并不是说贾环丢开手,就不要读书了。读书从来都是途径,而不是方法。读书是贾环出头的途径。贾环既然出自国公府,即便是在府上再不被人重视,他为官的起点也要比普通的寒门学子高上千百倍。既然有资源,贾环自然是要利用的。

    虽然要在荣国府做主,贾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如果贾环考上了个进士,荣国府里的王夫人,王熙凤自然就不再敢随意欺压他。不仅不敢欺压,还要小心对待,毕竟贾环也是荣国公的孙子,是有袭爵的权利的。后宅妇人,最多不过是在内宅里作威作福。贾环若是取了进士,谁还敢随意欺负他。

    总之贾环此时必须得好好读书,他得用读书这条途径,求得一个给自己做主的机会。

    贾环虽然不知道黛玉有着这么一些微小的变化,但事实上,贾环心里很喜欢黛玉,一是他们尚切年幼,都还只是孩子。二则是他自己尚且自顾不暇,难以立足。

    哪里会愿意去招惹林妹妹,招惹了又护她不住,这跟那位富贵闲人宝二爷又有什么区别,不过是无谓的多情罢了。

    贾环静坐在书案前,心里忽生一丝杂念,挥之不去。只好重新拿出一张纸来,润了润笔锋,草草写道:“我知晓世事不公,人间多苦难,何苦要去累她。”

    

『章节错误,点此报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